就业台账是用于记录和统计单位内员工就业情况的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反映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动态和成效。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实现就业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精准服务。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
记录全区所有劳动力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由乡镇就业服务中心负责数据采集和汇总,形成电子信息库。
城镇新增就业台帐
跟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的就业情况,包含就业方式、就业时间、人员类别等11个项目,用于动态服务和跟踪管理。
外出务工人员台帐
记录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就业地、联系方式等,便于掌握劳动力流动情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
专门针对毕业班学生,记录求职意向、实习经历、用人单位需求及学校帮扶措施,促进校企合作。
信息管理基础
通过“一库九帐”体系,实现就业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动态跟踪服务
定期更新就业状态,对重点群体(如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就业援助。
促进资源对接
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协作,帮助毕业生精准匹配岗位,提高就业率。
职责分工明确 :需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规范信息采集、录入、更新流程。
数据安全保障 :确保就业信息隐私安全,防止数据泄露。
动态维护机制 :建立定期审核和更新机制,保证台账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就业台账是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化、动态化,从而提升就业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