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招生政策,全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于2012年正式推出。该计划由教育部主导,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重点高校参与,主要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学生招生。
招生对象
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新疆南疆四地州户籍或学籍的学生,不限农村/城市户口。
招生院校与计划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70多所高校参与,招生计划与当地贫困人数挂钩,名额分配向贫困地区倾斜。
录取政策
通过降分录取,具体分值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学校类型及招生计划综合确定。
户籍与学籍
需符合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或父亲/母亲/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考要求
需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成绩达到高校专项计划分数线以上。
转专业政策 :国家专项计划学生入学后是否可转专业,需根据高校具体规定办理,部分高校可能允许转专业但需符合条件。
政策目的 :通过专项计划降低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门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
网上报名 :通过全国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网站提交申请材料。
审核与录取 :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条件进行审核,择优录取。
入学后管理 :按高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享受专项计划相关权益。
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并称“高考三大专项计划”,三者并行不悖。
具体分省招生计划及分数线以当年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为准。
以上信息综合了教育部官方文件及权威平台解读,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