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奖学金体系由国家财政、高校及社会共同构成,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资助标准
硕士生:每年2万元
博士生:每年3万元
评选名额:硕士生3.5万名,博士生1万名。
评选条件
需满足学业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如发表论文、专利)、社会实践或创新创业成果等。
特点
国家级荣誉,含金量最高;
额额固定,竞争激烈,通常每年评选一次。
资助标准
硕士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
博士生:中央高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0元,地方高校不低于13000元。
发放方式
按月发放或直接抵学费,覆盖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者除外)。
覆盖范围
多数高校实现全覆盖,部分顶尖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100%覆盖。
金额标准
分等级:一等1.2万-1.6万元,二等1万-1.4万元,三等8000-1.2万元。
部分院校(如安徽工业大学)设置四等,覆盖比例达100%。
评选依据
结合课程成绩、科研参与度、学术活动等,部分院校与国家奖学金合并评定。
设立目的
针对竞赛获奖、科研成果突出、社会服务或创新创业的学生。
金额与覆盖
金额因项目而异,部分专项奖学金可达数万元;覆盖范围因校而异,部分院校仅限特定专业或年级。
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主导的贷款项目,最高额度1.2万元/年,用于学费和住宿费。
新生奖学金 :部分高校针对入学成绩优异的新生设立,仅限第一学期评选。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层次分明,国家奖学金含金量最高,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最广,学业奖学金竞争激烈且覆盖比例较高。建议结合自身条件,重点关注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同时积极申报专项奖学金以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