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 乡试 的别称,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定义
秋闱是科举制度中 地方考试 的代称,由南、北直隶及各省布政使司主持,考试地点设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名称由来
因考试在每年秋季八月举行,故称“秋闱”。另有“秋试”之称,与春季举行的“春闱”(会试)相对。
考试对象与流程
对象 :本省生员、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等均可应试。
流程 :通过县试、府试后,于八月集中到省城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可参加次年春季的礼部会试。
历史地位
秋闱是科举制度的核心环节,决定考生能否进入中央官场,是“进身仕途的必由之路”。
综上,秋闱即乡试,是明清科举制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