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考察以下核心内容:
基本概念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周期表结构
横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纵列(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位置表示: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性质规律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金属性:与水或酸反应难易、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
非金属性:与氢气反应难易、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原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多越大,核电荷数增大则减小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则)
8电子稳定结构
化学键
共价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分子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分子结构
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等分子的空间结构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如甲烷燃烧)
取代反应(如甲烷与氯气反应)
加成反应(如乙烯与溴反应)
加聚反应(如乙烯聚合)
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焓变(ΔH)与反应热
盖斯定律应用
反应速率与平衡
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
化学平衡动态特征
基础有机物
甲烷(CH₄)、乙烯(C₂H₄)、苯(C₆H₆)等结构与性质
有机物的命名与分类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如乙醇氧化)
加成反应(如乙烯加成)
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反应)
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方法与性质
工艺流程 :如海水提镁、碘的提取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是核心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反应类型需熟练掌握
实验题常涉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
建议结合教材与练习题,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