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拟招生人数的确定是一个综合多因素的动态过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历史数据参考
全日制专业通常按上年度招生指标数的95%(进位取整)确定,非全日制按上年实际录取人数确定。首次招生的专业需在规模内调整。
动态调整机制
实际录取后,高校会根据报考生源、推免人数、导师因素等对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但幅度有限。
国家总量分配
教育部根据社会需求、高校培养能力等制定全国招生计划,分为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高校在总量内自主安排。
高校自主编制
各校结合往年录取率、新增硕士点、师资力量等因素制定初步计划,并报教育部备案。例如,部分院校会单独列出推免人数。
审批与公示
计划经教育部审批后公布,考生可通过学校官网、研招网等渠道查询具体人数。部分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计划数,通常以上年实际人数为参考。
学科特性
自然/工科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约50人),人文社科类较少(约20人)。
专项计划
如退役士兵专项计划按当年实际下达指标编制。
拟招生人数仅为参考,最终以当年实际录取为准。
建议通过多渠道(院校官网、研招网、学长学姐)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