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现代意义上的留学体系最早始于1872年。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的梳理:
1872-1875年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为学习西方科技与文化,首次组织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史。
1909年庚子赔款
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资助中国学生赴美学习,推动第二次留学热潮,并促成清华学堂的设立。
20世纪初留学高潮
甲午战争后 :中国赴日本留学人数激增,达两万多人。
1915年 :蔡元培组织勤工俭学会,赴法留学生达16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留学发展
1950年代 :首次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标志新中国留学事业起步。
1978年后 :改革开放推动留学普及,至2007年超1200万中国学生出国。
时间范围 :每年9月至次年8月为留学高峰期。
年龄分布 :主要集中在18-25岁青年学生。
专业倾向 :商科、工程、医学等领域需求较大。
容闳 :1850年赴耶鲁大学,是中国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詹天佑 :1878年通过庚子赔款资助赴美留学,后成为铁路工程师。
综上,现代出国留学的起点可追溯至1872年,但系统性留学计划始于19世纪末,中国留学生群体规模和国际化程度则经历了从无到有、持续扩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