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专业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学历与非学历结合
上海工匠学院开设“工匠学历班”,与知名高校合作,设置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学员来自双一流高校,56%持有中级以上技能等级。
师徒制与实践导向
采用“师徒制”模式,由着名工匠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与岗位实践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涉及机械、电力、船舶、汽车、医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占比44.8%。
高技能人才辈出
9年累计培养888名工匠,20位获评大国工匠,89人拥有专利1948项,高级技师、技师占比超35%。
岗位创新能力强
89名工匠通过专利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上海政府为工匠提供优质培训场所和展示平台,助力其技艺传承与产业升级。
学员80%从事制造业,其中20%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业竞争力强。
综上,上海工匠专业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行业覆盖广度和政府支持,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