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试的内容因地区政策、学科分类及考试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基础学科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门科目。其中:
语文:古代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等
数学: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等
外语:阅读理解、语法、写作(含人机对话)
技术类科目 (部分地区要求)
包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等科目,具体分科要求因省份而异。例如: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用技术:过程性评价+技术实践能力(含作品提交)
学科标准 :以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必修课程内容。
教材依据 :通常基于高中必修1至必修5的教材,但具体内容可能因地区调整而略有差异。
题型与分值
选择题:6门科目(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政治/物理)
非选择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
听说测试:外语科目(30分钟)
闭卷笔试:其他科目(90分钟)
合格标准
各科成绩60分为合格,部分科目(如语文、数学)满分100分。
统一考试 :每年1月和7月进行
分阶段考试 :如山东、重庆等地要求高二下学期开始技术类科目考试
学业评价 :合格性考试是高校招生、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
选考科目 :部分省份允许学生自主选择5门科目参加(如山东)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合格考试要求,具体以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