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的首要步骤是 确定审计目标与范围 ,这是整个审计流程的基础和核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审计目标需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目标保持一致,通常包括:
合法性 :验证财务报表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公允性 :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完整性 :检查是否存在未记录的交易或事项。
审计范围需覆盖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相关财务和业务活动,具体包括:
财务报表审计 :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核心报表进行详细审查;
内部控制评估 :分析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风险点;
延伸审计 :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如税务审计、并购重组审计等)。
了解业务环境 :熟悉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经营模式及风险状况;
风险评估 :通过流程分析、测试内部控制,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根据目标与范围,制定详细审计计划,包括:
审计程序(如抽样、函证、实地核查等);
时间安排与资源分配;
团队分工与沟通策略。
与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进行初步沟通,明确审计期望,获取必要支持。
总结 :审计工作始于明确目标与范围,通过系统规划与执行,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过程需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确保独立性与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