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填报是针对 高中毕业生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志愿填报模式,主要用于本科及专科阶段的院校选择。以下是具体说明:
普通类考生 :适用于普通高校的录取,包括提前批、本科各批次(如本科一批、二批等)以及专科各批次(如专科一批、二批等)。
特殊类型考生 :如云南省专升本免试考生需在指定批次填报平行志愿。
志愿结构
普通类考生在本科阶段可填报3个平行院校志愿(A、B、C),专科阶段可填报5个平行院校志愿(A、B、C、D、E)。
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录取原则
按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的顺序进行投档。即先投档分数最高的志愿,若该校录取则结束该考生的投档;若未录取,则继续投档下一志愿。
同一科类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形成统一投档队列。
志愿间关系
各院校志愿之间为平行关系,互不影响。例如,考生填报A、B、C三所院校时,三者按分数排序后依次投档,但不会因为选择A院校而影响B、C院校的投档顺序。
风险分散策略
建议在志愿中搭配热门与冷门专业,增加被录取机会。例如,若对某专业有较强兴趣,可将其作为“保底志愿”,同时填报1-2个优势专业。
批次差异
本科提前批(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与普通批次的录取规则可能不同,需仔细阅读招生计划文件。
时间安排
平行志愿分两个阶段填报:第一阶段(6月28日-7月1日)填报本科志愿,第二阶段(7月25日-27日)填报专科志愿。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可能存在差异,建议考生以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指南为准。
若对某院校或专业有明确偏好,可将其放在志愿前列,但需评估录取风险。
通过合理规划平行志愿,考生可在满足分数要求的同时,提高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