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
整理当月所有收支凭证、银行对账单、发票、收据等原始资料。
软件准备
使用财务软件(如畅捷通、好会计)辅助对账,提高效率。
核对账户余额
对比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列出未达账项(如银行已收/付、企业未记)。
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实际库存金额是否一致。
处理未达账项
根据未达账项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确保调整后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一致。
检查异常交易
核对是否存在重复记账、遗漏记账、金额错误等异常情况。
对于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需查明原因后及时调整。
编制对账报告
列出差异项目及调整说明,形成书面报告,便于管理层审核。
沟通协调
与销售、采购部门核对客户/供应商付款情况,解决账目差异。
调整账目
根据对账结果调整相关科目,确保账实相符。
资料审核
对供应商提供的对账资料进行初步审核,要求提供完整账目或有效证明。
风险防范
多年无业务往来的供应商对账需额外验证对账人身份。
发现发票丢失或金额不符时,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工具辅助
利用财务软件的自动对账功能,减少人工错误。
档案管理
将对账单、调整凭证等资料装订成册,按会计档案规范保管。
数据收集 → 账目核对 → 未达账项处理 → 异常交易检查 → 调整账目 → 编制对账报告 → 沟通协调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月末对账的准确性,为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若发现重大差异,需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