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 汤显祖(明代)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以“黄白”代指黄山与白岳,表达对徽州山水的痴迷,成为皖南文化的标志性诗句。
《夜泊黄山闻殷十吴吟》 - 李白(唐代)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黄山夜晚的神秘与壮美。
《徽州》 - 赵师秀(宋代)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到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描绘徽州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体现理学文化的影响。
《夜泊屯溪记》 - 郁达夫(现代)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以新安江为线索,展现皖南水乡的婉约与诗意。
《秋浦歌十七首·其二》 - 李白(唐代)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结合秋浦与黄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踏莎行·游皖南》 - 现代词人
“春雨红花,秋风碧树,松林深处江雾。白墙黑瓦旧民居,炊烟几缕斜阳暮。”
通过细腻的意象,呈现皖南古村落的生活画卷。
文化底蕴 :皖南诗词常融合理学思想与自然景观,如赵师秀的《徽州》体现“天人合一”。
艺术特色 :李白、郁达夫等大师通过时空对比(如“断肠春色似扬州”)强化情感共鸣。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皖南的山水、人文与精神内核,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