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2”考试的内容,综合不同地区的考试模式和科目设置,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语文
普通类考生需考大学语文,英语专业考生需考大学英语。
数学
所有考生均需考高等数学(部分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要求高等数学Ⅰ)。
英语
非英语专业考大学语文,英语专业考大学英语(满分120分,非专业100分)。
计算机
普通类考生考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需考高等数学Ⅰ或专业课程(如程序设计)。
考生需从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 首选科目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 再选科目 。
合格标准
文化基础知识成绩需达到满分分值的60%,且单科成绩不低于本科目满分分值的50%。
专业差异
文科类:专业综合科目通常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理科类:部分专业(如工科、医学)可能增加物理、化学等科目,或要求加试专业课程(如数控加工、机械设计)。
考试形式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再选科目通常以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职校特色 :部分职业院校可能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如电工、机械基础等),并可能要求加试操作技能类科目。
地区差异 :具体科目设置可能因省份或院校而异,建议考生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考纲为准。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通用的3+2考试模式及部分地区(如山东、职校)的差异,考生需结合自身专业和报考要求进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