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的工业体系以能源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支柱产业为核心,同时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下是主要工业门类及代表性产业:
能源化工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基础,涵盖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等方向。神木、府谷、铜川等市是煤炭工业核心区,延长石油、陕煤化集团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汽车工业
陕汽重卡、比亚迪、吉利等企业为核心,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如法士特齿轮)及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汽车产量达175.35万辆,居全国第七。
航空航天工业
西安阎良航空制造技术产业是重要支柱,涵盖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等高端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
包括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智能终端等,依托西安、宝鸡等地的产业基础。
陕西省围绕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34条重点产业链,涵盖光子、商用车、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光子产业链 :聚焦激光制造、光通信设备等,推动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技术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 :涵盖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氢能等,汽车产业十强排名全国第七。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支持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军工产业 :西安西光、秦川、昆仑等企业参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
纺织服装 :涵盖纺织加工、服装制造及新材料应用。
医药工业 :包括生物工程、制药等,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发展。
门类齐全 :覆盖14个工业门类,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技术升级 :高技术产业占比连年提升,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超40%。
区域协同 :如关中平原形成汽车、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陕北以能源化工为主。
经济支撑 :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六,成为千亿级工业强省。
创新平台 :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上信息综合了陕西省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重点领域及最新统计公报,涵盖支柱产业、产业链及区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