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划线比例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具体规则因省份和批次而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常规批次
多数省份采用 1.1~1.2倍招生计划数 划线,例如某省一本招生计划1000人,则划线人数为1100~1200人。这种比例设置旨在平衡考生竞争压力,避免部分专业出现断档或过度拥挤。
特殊类型招生
自主选拔/强基计划 :部分高校按 1:1或1:1.05 比例划线,具体比例因高校而异。
艺术/体育类 :根据考生专项成绩和普通文化成绩综合计算,比例通常为1:1.2。
提前录取
仅限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按计划数的 1:1或1:1.05 比例划线,不参与常规批次录取。
本科一批/段线
按 1:1.2 比例划线,例如一本招生计划1000人,划线人数为1200人。部分高校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至1:1.05。
本科二批
首次划线 :按 1:1.1 比例划线。
二次划线(征集志愿后) :按 1:1 比例划线,含服从调剂考生。
分数线计算 :以考生总成绩为依据,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排到计算人数时对应的分数即为划线分数。若出现同分考生,分数依次累积。
动态调整 :部分省份(如山东)新高考后调整划线比例至1:1.2,且分文理/综合类分别划线。
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 招生计划表 ,不同省份、院校及专业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