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务监督管理是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和提升财政效能的重要保障。根据相关文件和监管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健全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
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管理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实现财政资金全链条监督。例如,严格审核项目立项必要性、预算合理性及绩效目标适配性。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财政部门需履行保障资金安全、规范拨付等主体责任,预算部门对资金申报、分配、使用负直接监管责任。
采购人需依法依规开展政府采购,主管部门需落实专项债券等资金专户管理。
预算管理规范
严格遵循“三性原则”(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审核项目,统筹编制预算,及时清理存量资金,压减预算执行中的慢、结余规模大等问题。
执行与决算规范
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依法编制决算报告并公开,确保收支情况透明。
聚焦重点领域与问题
关注平台公司、制造业等资金流量大的行业,重点监督关联交易、收入确认、成本费用核算等易操纵利润的环节。
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异常交易和会计疑点,结合行业数据识别风险。
创新监督方式
建立财政、审计、证监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
推行“整建促”监管,通过整改问题促进建设规范。
加强财会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需建立权责清晰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政部门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培训,提升监督能力。
运用技术手段
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软件实现风险预警,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保障数据真实性。
贯彻落实中央文件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完善地方财政监督细则。
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依法追责,形成有效震慑。
通过以上措施,可构建政府财务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服务国家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