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规模扩大、竞争加剧、行业需求错位等特点,具体对比如下:
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创历史新高。
供需矛盾突出 :尽管提供超300万个岗位,但供需缺口显着,部分省份求职毕业生总量突破40万人,行业岗位供需失衡问题加剧。
工学门类表现突出 :就业率最高,达94.04%,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96.71%)、机械工程(96.20%)等专业位列前三。
文科专业就业压力大 :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就业率低于90%,历史系仅35%在秋招中落实岗位,凸显学科与市场需求错位。
新兴行业需求爆发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能源(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临床医学/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岗位需求激增,但相关专业人才缺口仍大。
传统行业转型压力 :制造业、地产行业岗位缩减,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70%,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岗位缺口超80万。
求职积极性提升 :毕业生通过“秋季校园招聘月”“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渠道积极投递,但就业满意度成为新焦点。
高就业率专业集中于工学 :18个高就业率专业中15个属于工学门类,管理学、经济学等热门专业就业率仅略高于总体水平。
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例如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者不足15%,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
政策与行业转型助力 :通过政策引导(如专项行动提供岗位)、行业技术升级(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缓解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