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测科目是新高考改革中考生需要自主选择的科目,其具体定义和特点如下:
选测科目是指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的科目。不同省份根据教育政策和高校专业需求,对选测科目门数和科目组合有具体要求。
科目分类
文科生 :除历史外,需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1门。
理科生 :除物理外,同样需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1门。
选科模式
3+3模式 :全国统一科目3门(语数英)+3门选测科目。
3+1+2模式 :全国统一科目3门+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部分省份(如浙江)实行7门选考科目。
选测科目每科满分120分,按成绩分为A+、A、B+、B、C、D六个等级,技术科目分为合格、不合格(视为D级)。
部分省份(如江苏)将选测科目成绩计入高校录取总分,不同高校对选测科目等级有具体要求。
选测科目改革旨在:
扩大选择权 :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
优化课程结构 :引导高中阶段学科教学向综合化、多元化发展。
促进公平 :通过等级评价机制,避免“唯分数论”对选科的过度影响。
江苏 :采用3+1+2模式,7门选考科目中选3门,技术科目单独评价。
浙江 :7门选考科目中选3门,不设技术科目。
综上,选测科目是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科目组合,以适应不同高校和专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