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无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yǒu shì wú kǒng ,意思是 因为有所依仗而毫无畏惧或毫无顾忌 。该成语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原文是“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指因有可靠依据或依仗而无所畏惧。
成语结构
连动式结构 :由“有恃”和“无恐”两个动宾短语组成,表示因果关系。
贬义色彩 :多用于形容依仗权势或不正当手段而肆无忌惮,如“他仗势欺人,真是有恃无恐”。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有恃毋恐。
反义词 :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成语故事
鲁僖公因国库空虚、民生困顿,欲以弱胜强攻打齐国。大夫展喜以周成王遗命为据,成功说服齐孝公放弃攻伐,展现了以信服而非武力解决问题的智慧。
用法示例
贪官污吏在权势支持下 有恃无恐 地敛财。
科学家在实验数据支撑下 有恃无恐 地探索未知领域。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因掌握优势资源或权力而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态度,但需注意其贬义倾向,避免用于褒义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