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31模式是一种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其核心特点是将高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比例综合计算,形成综合成绩进行录取。具体构成如下:
高考成绩 :占综合成绩的 60%
采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折算为百分制)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 :占30%
由高校自主组织,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多方面能力,通常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占10%
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的百分制成绩为依据。
分数优先 :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高校自主权 :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需求调整测试内容与权重,例如:
北京外国语大学采用“73模式”(高考成绩70%、学校能力测试30%);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采用“631模式”(高考60%、学校测试30%、学业水平10%)。
试点范围 :目前全国多所高校试点推行,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改革意义 :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破单一分数评价的局限性,为高校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具体高校的测试内容、评分标准及录取规则需参考该校官方招生简章;
部分高校(如上海纽约大学)可能采用特殊评价方式(如“校园日活动”表现)。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范围内的政策解读及高校实践案例,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