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行专业是一个涵盖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及使用的综合性学科领域,主要学习内容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以下是具体内容梳理:
数学类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物理类
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等,帮助理解电力系统中的物理现象。
计算机基础
C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编程等,涉及设备监控与系统管理。
电力系统核心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稳态/暂态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与控制)
高压输电技术(线路设计、绝缘技术)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机组运行、调度管理)
设备运行与维护
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发电机组集控运行
发电厂热工仪表测量、电气设备及运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新能源发电技术(如垃圾焚烧机组、水电站)
安全与经济运行
电力职业安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环境保护与节能
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PLC、DCS等)
供用电技术(配电网设计、用电管理)
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市场营销等(偏向电力系统集成与运营管理)
实习课程:火力发电厂、变电站、新能源项目等现场操作
课程设计:涵盖系统分析、设备选型、经济评估等综合性任务
反事故训练: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物联网、大数据在电网中的应用)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储能系统、微电网优化)
培养目标 :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及新能源技术,具备故障诊断、设备管理、智能电网运行等综合能力,适应电力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