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是广东省为高中生提供的重要考试,其性质和功能可概括如下:
考试性质
属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评价体系,是专科院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同时为本科院校提供降分录取的依据。
与高考的关系
高中阶段需同时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专科录取的必备条件,部分本科院校也会参考该成绩进行降分录取。
考试科目
必修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英语)。
选考科目 :根据学生选定的学科组别不同而变化,通常为3门。
考试形式
合格考 :覆盖所有科目(含物理、历史等6科),每年1月和7月各考一次,采用等级制评价(A、B、C、D、E五个等级)。
等级转换 :高考时将合格考等级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升学通道
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两条升学路径:
通过合格考进入专科院校(2024年改革后,约70%学生选择此路径);
通过等级分优势进入本科院校(约30%学生选择)。
能力评价
采用等级制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学科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为高校录取提供客观依据。
自2010年起,广东高考模式从“3+x”调整为“大文大理”模式,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录取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综上,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是兼具升学导向与能力评价的综合性考试,为高中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