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条件
需获得硕士学位,且GPA通常要求≥3.0(满分4.0)。部分项目可能要求博士研究生具备科研能力或科研成果。
其他要求
年龄、身体条件、政治素质等需符合国家规定;
需通过英语水平考试(如托福/雅思)及专业相关考试(如GRE);
部分项目需提供经济保障计划。
基础材料
学历证书、成绩单、护照复印件;
推荐信(2封,含国内导师及国外接收导师);
个人陈述/研究计划书。
补充材料
国外院校录取通知书或邀请信;
国内合作单位(如“985/211”高校)的推荐或合作协议;
外语水平证明(托福/雅思成绩单)。
前期准备
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了解具体申请要求及截止日期;
联系导师获取录取意向,部分项目需导师同意。
正式申请
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提交材料;
材料审核通过后,由受理单位提交至国家留学基金委。
评审与录取
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签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
支付留学费用,办理签证及机票预订等派出手续。
导师与单位支持
部分项目需导师同意,且导师推荐信对申请影响较大;
在职研究生需注意平衡学业与派出任务。
政策差异
具体流程可能因年份、项目类型(如联合培养)而有所调整,需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
经济与意愿证明
需提供经济保障计划,并明确留学意愿与职业规划。
常规渠道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官网提交申请;
合作渠道 :利用“985/211”高校合作项目或国际奖学金;
个人渠道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或海外院校直接联系(较少见)。
建议申请者提前3-6个月开始准备,关注教育部官网及单位通知,确保材料完整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