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就业合同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以保障自身权益:
公司资质
确认用人单位与Offer中的公司完全一致,包括工商注册信息、组织机构代码等,避免因名称差异导致合同无效。
专业名称匹配
填写专业名称时需与学校教务处备案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简写或使用部门章。
岗位与薪资
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工作地点及薪资构成(如底薪、提成比例、绩效工资等),确保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正式工资的80%。
试用期条款
根据合同期限约定试用期时长(1年≤合同≤3年)及薪资标准,且试用期不得以补签劳动合同为由延长。
社保与公积金
确认公司依法缴纳五险一金,明确缴存比例及基数,试用期同样需履行缴费义务。
休假与福利
明确工时制度(单休/双休)、加班工资计算方式,以及年假、病假、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
劳动安全与健康
合同中需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工伤保险条款,避免签订“生死合同”或“暗箱合同”。
签约流程
按学校要求先由毕业生、院系签字,再交用人单位,最后由学校盖章。切勿跳过学校环节或自行签署。
违约金与违约责任
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12个月工资总和,建议通过协商降低至5000元以下。
明确双方违约情形及解决方式,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纠纷。
权益救济途径
签约后若发现权益受损,应及时向学校就业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保留证据维护合法权益。
档案管理 :确认档案接收方式(单位接收/人才中心/生源地)及迁移流程。
专项说明 :若计划继续深造(如考研),需在协议中注明相关情况,避免因信息隐瞒引发违约。
电子协议效力 :通过官方平台拍照上传的电子协议与纸质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审核与约定,可有效降低就业风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