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投档是高校录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体指 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志愿填报及招生计划,将考生电子档案投递给高校 ,作为录取的起始步骤。以下是详细说明:
投档主体
由省级招生办公室统一操作,负责将考生档案按规则分配至高校。
投档对象
符合高校招生计划且成绩达到投档线或排位的考生。
投档依据
分数 :考生高考成绩是主要依据。
志愿填报 :考生的院校及专业选择直接影响投档结果。
招生计划 :高校在本省的招生名额限制。
投档前准备
高校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并提交给省级招生办,同时设定投档条件模板。
投档操作
省招生办按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进行操作,将考生档案分配至对应专业组。目前全国普遍采用平行志愿模式,即按分数从高到低匹配招生计划。
投档线与排位
投档线 :高校在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投档排位 :考生分数经专业组内排序后确定投档顺序。
投档与录取的区别
投档是录取的 前置环节 ,仅表示考生档案已进入高校选择范围; 录取 是高校根据综合评估后正式接收学生的过程。
退档与滑档
退档 :考生档案未被高校录取时退回考生档案库。
滑档 :考生分数未达投档线但高于下一档线,需等待下一批次的投档。
服从调剂的重要性
若考生未选择服从调剂,可能因专业名额不足被退档;选择服从调剂可增加被录取机会。
投档是高考录取的 入口环节 ,考生需通过合理填报志愿、了解招生计划及分数定位,提高投档成功率。建议考生关注省级招生办发布的 招生计划手册 和 录取分数线 ,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志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