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巡察办在财务检查中通常采用以下综合方法,以确保审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查阅财务账簿与票据
通过核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及总分类账,检查收支手续规范性、账目记录准确性及账实是否相符。
分析财务数据
利用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手段,识别异常波动或不合理支出,发现潜在问题。
询问当事人与访谈
与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利益方进行面对面访谈,核实资金来源、用途及决策流程,突破账目表面现象。
现场核查与款物核对
对大额支出、固定资产等进行实地盘点,核对实物与账目记录是否一致,防止虚报冒领。
审查内部控制制度
评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检查是否存在漏洞或违规操作风险,如审批流程不规范、权限设置不合理等。
分析项目资金管理
聚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查项目立项、执行、验收等环节的合规性,防范资金滥用。
建立问题清单
将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整理,建立问题清单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
提出针对性建议
根据问题根源,提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等整改建议,推动被巡察单位规范管理。
方法选择 :结合被巡察单位规模、业务复杂度及问题线索,灵活运用顺查、逆查、详查或抽查法。
质量保障 :注重细节与逻辑分析,通过交叉验证提升审查准确性,避免片面判断。
结果运用 :将巡察结果与干部考核、廉政建设挂钩,形成震慑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县委巡察办能够有效发现财务违规行为,促进廉政建设与财政资金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