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简称“河美非遗”)是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开设该专业的十一所院校之一,也是河北省高校中唯一设置此专业的院校。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介绍该专业的情况:
定位
以河北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结合全国先进经验,形成“立足河北,借鉴全国,面向国际”的学科体系,强调跨学科知识交叉与国际化视野。
特色
产学融合 :依托河北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整合工艺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等学科资源,形成教学特色。
实践导向 :注重田野调查与实践教学,例如《非遗田野调查与实践》课程通过7天实地考察,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认知。
国家级项目支撑
承担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机构的多项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累计培训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展示与交流
通过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吸引国内外关注,形成示范效应。
师资力量
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担任教师,如掐丝珐琅釉画传承人梁文平,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开展教学。
传承体系
建立非遗传承人培训体系,结合本科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传承人培养+非遗保护+设计创新”三位一体模式。
政策支持 :响应国家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获得政府及行业机构支持。
国际视野 :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索非遗保护的国际化路径,提升学科竞争力。
综上,河北美术学院非遗专业在学科建设、教学实践、传承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是河北省非遗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