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指数是衡量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投资决策等领域。根据应用领域和计算范围的不同,价格指数可分为以下几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反映城乡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分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及全国居民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反映生产成本变化,是经济活动中的先行指标。
商品批发价格指数(WPI)
反映商品批发环节价格水平变动,通常早于零售价格指数,对经济周期波动有预警作用。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IPI)
跟踪工业企业采购的原材料、燃料等价格变动,辅助分析工业生产成本。
股票价格指数
反映股票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是投资者的重要参考工具。
范围分类
个体指数 :单一商品价格变动(如某种食品、金属价格);
类指数 :某类商品(如食品、能源)价格变动;
总指数 :全部商品价格综合变动(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计算周期分类
环比价格指数 :以上一期为基期计算(如月度、周度);
年距环比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基期计算;
定基价格指数 :以固定时期为基期计算。
股票市场细分指数
如上证180、沪深300、央视50等,分别反映不同市场覆盖范围和选股标准的股票价格变动。
行业/领域指数
包括能源价格指数(如石油、天然气)、农产品价格指数(如小麦、猪肉)、房地产价格指数等,用于分析特定行业市场动态。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美国股市代表性指数,涵盖30家大型企业;
恒生股票平均价格指数 :香港股市主要指数,反映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如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原油指数等。
以上价格指数各有侧重,投资者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参考。例如,关注通胀水平可关注CPI和PPI;分析股市趋势则侧重股票价格指数;而监测原材料价格变动需关注IPI等专项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