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灯具中呈现白色的光源,其名称和特性如下:
白炽灯
俗称“电棒”,通过加热灯丝至白炽状态发光。其光线呈暖黄色,显色指数高达95-97,适合对颜色准确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美术馆、商品展示等)。但白炽灯能耗高、发热明显,现已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取代。
荧光灯
包括日光灯和节能灯,通过荧光粉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光。日光灯管细长透明,节能灯多为紧凑型设计。荧光灯比白炽灯节能,但光线仍偏黄,显色指数略低于白炽灯(约80-85)。
LED灯
采用半导体材料发光,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等特点。LED灯可精准控制色温(2700K-6500K),显色指数接近自然光(90-100),是现代照明最主流的选择。
显色指数(CRI) :表示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数值越高越接近自然光。白炽灯(95-97)和LED灯(90-100)显色性较好,适合需要准确辨色的场景。
色温(K值) :描述光线颜色冷暖的物理量。白炽灯(2700-2900K)偏黄暖,LED灯可通过调色实现全谱覆盖。
部分用户可能将白炽灯称为“白光灯”,但严格来说,白炽灯的暖黄色光线并非纯白光,而是色温较低的暖光。若需精准白色光源,建议选择显色指数高的荧光灯或LED灯,并通过调光器调整至5000K以上的中性白光。
综上,灯具中呈现白色的光源主要指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具体选择需根据场景需求(如显色性、节能性、寿命等)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