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基础信息
明确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需提供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
合同期限
选择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
若仅约定试用期,则试用期即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与地点
详细描述岗位、职责及工作地点,避免模糊条款。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明确工时制度(如标准工时、不定时工时)及上下班时间。
约定年假、病假等法定休假权益。
劳动报酬
确定工资数额、结构(基本+绩效)及支付方式(银行转账/现金)。
避免仅写“基本工资”或口头承诺。
社会保险与福利
明确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义务,禁止以现金折现。
可补充住房补贴、餐补等福利待遇。
合法原则 :合同内容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否则视为无效。
协商一致原则 :合同需双方自愿签署,禁止单方强制。
等价有偿原则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等性。
合同期限与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且不得以试用期为由随意解除合同。
同一岗位仅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避免空白与霸王条款
不签空白合同,确保所有关键条款(如报酬、社保)已明确约定。
警惕“霸王条款”(如无理由解雇、竞业限制不合理)及“抵押”“阴阳”合同。
合同份数与留存
合同应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便于后续维权。
签订时间 :用工后一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工资。
工资支付 :明确支付周期(如月付)及账户信息,避免扣发工资。
职业危害防护 :对可能存在的职业风险进行书面约定。
若发现合同存在不合理条款,应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若协商失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