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录取主要遵循“分分清”原则和分阶段录取机制,具体规则如下:
分数优先,志愿匹配
同一批次考生按中考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录取志愿靠前且未招满的学校。例如,A考生600分,B考生620分,B考生会优先被录取。
分数相同处理规则
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优先录取;
其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若四科成绩仍相同,则按随机号从小到大顺序录取。
提前招生
包括中外合作办学、贯通培养试点项目等,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被录取后不再参加后续阶段。
校额到校招生
依据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总成绩=中考文化课成绩(满分540分)×70% +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30%,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
统一招生
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照志愿顺序录取,遵循“分分清”原则。例如,考生甲630分,考生乙629分,甲的第一志愿优先于乙的第一志愿。
补录与分流
若所有志愿学校均未录取考生,可参加统一招生补录;
部分未录取考生可能被分流至职业中学接受高职教育。
合理规划志愿顺序
采用“阶梯形”填报策略,将第一志愿设为最优选择,后续志愿为备选。例如:
第一志愿:理想高中;
第二志愿:可接受学校;
第三志愿:保底学校。
参考招生计划
填报前需了解各校近年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避免因志愿过高或过低影响录取结果。
关注特殊招生类型
如特长生(体育、艺术等)、定向招生等,需在报名时确认相关资格并参加专项测试。
成绩公布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日;
志愿填报 :成绩公布后两周内完成;
录取通知 :7月上旬各中学公布招生计划并录取;
确认入学 :录取后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以上信息综合了近年北京中考录取政策,考生需结合自身成绩、兴趣及招生计划制定志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