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2025年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提供1万余个岗位,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信息等30+领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与学历层次。
同济大学
2025年春季招聘会提供1387个岗位,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工科专业就业率接近100%。
郑州大学
2025年春季联合招聘会吸引300多家单位,提供近万个岗位,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助力地方经济与高校合作。
上海财经大学
推动金融行业资源整合,吸引国有银行、保险机构等近200家企业,提供7000余个岗位,金融行业就业占比56.64%。
北京师范大学
公费师范生就业率100%,教师岗位由政府统一安排;普通毕业生就业率98.89%,师范类地位显着。
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领域优势突出,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多在通信行业获得优质岗位。
西安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领域实力强,注重实践创新,毕业生在通信企业竞争力突出。
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领域特色鲜明,与铁路、航空等企业合作,形成区域交通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双一流、985高校,军工与科研领域优势明显,部分专业录取后直接进入科研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行业占比56.64%,硕士生41.28%进入国有企业。
西北工业大学 :航天、航空领域就业率高,与军工企业合作紧密。
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优势显着,校友资源丰富。
以上院校通过学科优势、行业资源及政策支持,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就业岗位。建议根据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结合校园招聘、实习实践等途径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