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提档是高校招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含义和流程如下:
提档指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综合表现,调阅考生档案并审核资格与体检结果,以确定是否录取及分配专业。这一过程是高考录取流程中的关键步骤,标志着考生正式进入高校录取阶段。
资格审核 :核实考生是否符合基本录取条件,包括高考成绩、志愿填报、体检标准等。
分数线确定 :通过对比考生分数与招生计划,确定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档案调阅范围 :通常控制在计划招生数的120%以内,具体比例由高校根据当年招生计划确定。
投档 :省级招生办将考生档案按分数和志愿投递至高校。
拟录取 :高校审核档案后,确定拟录取名单。
录取与退档 :
符合条件的考生被正式录取,完成后续入学手续;
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可能被退回(退档)。
提档线与最低分数线 :提档线是高校调阅档案的分数线,通常按招生计划105%的比例确定,但最低录取分数线可能高于提档线。例如,某高校计划录取100人,提档线为600分,但实际最低录取分数可能达到610分。
专业调剂 :若考生未达到首选专业分数线,可能被调剂至其他专业;若不服从调剂,将退档。
高校不会无故退档已录取考生,提档是录取流程的必经环节;
考生需关注省级招生专业目录和院校招生计划,确保志愿填报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确保对提档流程和含义的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