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财务制度是规范学校财务活动、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规范,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专账设置
学生食堂需设立独立账户,专款专用;行政经费、捐赠收入等需分类管理。
收支规范
所有收入必须入账,支出需有合法票据,严格实行零利润原则,确保财政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日清月结
账务需每日结算,每月公示收支情况,接受师生监督。
现金管理
现金存放需符合银行规定,超限额需报批;取款需两人同行,确保安全。
权限控制
会计凭证需经多人签字审批,出纳仅能处理授权业务;重要文件需加密保管。
安全防范
财会室需定期检查报警设施,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防范盗窃和火灾风险。
预算编制
每年需制定收支预算,经校委会或教职工大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专款专用
预算外资金需单独管理,严格按项目用途使用,超支需报批。
审批流程
重大支出需经校长签字,普通费用需科室负责人初审后报批。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需登记编号、定期清点,采购需经审批流程,使用后及时入账。
民主理财
经费使用需公开透明,禁止私存私用,接受审计部门监督。
违规处理
对贪污、虚报等行为零容忍,设立举报机制,保障资金安全。
票据管理
所有发票需有完整签章,报销前需财务审核,杜绝假票入账。
差旅与招待费
差旅费需按标准报销,超支自费;招待费应严格控制,专项列支。
结余管理
年度结余需向师生公示,超预算部分需说明原因。
通过以上制度,小学可有效规范财务活动,保障资金安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