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财务内审表是用于评估食堂财务合规性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其设计需结合财务数据、管理流程及审计重点。以下是撰写食堂财务内审表的关键要素及示例结构:
食堂基本信息
食堂名称、法定代表人、开户银行及账号。
是否独立核算、是否设置独立会计账簿、是否按月编制财务报表等。
人员与运营数据
食堂临时工人数、月平均工资。
学生食堂需记录学生总数、就餐人数。
收入部分
主要收入来源:食材销售收入、营养餐资金、寄宿生补助、教师陪餐费等。
收入明细需按月统计,包括采购支出、工人工资、其他收入等。
支出部分
采购支出:食材、调料、设备等采购费用。
人员成本:工人工资、福利等实际发放金额。
其他支出:水电费、租金、设备维护等。
采购管理
供应商清单、采购合同、比价清单、验收记录及库存明细。
非食材类耗材(如餐具、清洁用品)需单独统计。
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清单(如炉灶、冰箱等)、折旧记录。
资产入出库登记制度是否健全。
内部控制
餐费收入是否全部上交食堂,是否存在截留现象。
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利润表信息是否完整。
财务报表
月度收支明细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编制)。
收入与预算对比分析表,揭示收支差异原因。
满意度调查
学生及教职工对食堂菜品质量、价格、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模块 | 具体内容 |
---|---|
基础信息 | 食堂名称、负责人、核算方式等 |
收入明细 | 食材采购、服务收入、补贴等 |
支出明细 | 食材成本、人工费用、水电费等 |
管理措施 | 供应商管理、库存控制、财务报表审核等 |
分析建议 | 收支差异原因分析、成本控制建议 |
数据准确性 :所有数据需与原始凭证(如发票、验收单)核对。
制度遵循 :检查是否执行独立核算、定期盘点等财务规范。
报告时效 :建议每月或每季度编制完整内审表,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以上模块的详细记录与分析,可有效评估食堂财务健康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