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灯具的灯源类型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常见类型,涵盖传统照明与现代节能技术:
白炽灯
高温发光原理,寿命较短(约1000小时),光效较低(1m/W左右),但成本低廉,仍部分用于低亮度照明场景。
高压汞灯
光效较高(30-50m/W),寿命较长(可达2000小时以上),但存在汞污染问题,现逐步被其他环保光源替代。
金属卤化物灯
光效显着(60-80m/W),显色性好,寿命较长(1000小时以上),是道路照明常用光源。
低压钠灯
光效最高(100-175m/W),寿命长(3000小时以上),但显色性较差,多用于需要高亮度且对色彩要求不高的场所。
LED灯
高光效(60-100m/W以上),寿命长(可达5万小时),环保无污染,是当前最主流的节能光源,适用于各类场景。
节能灯(紧凑型荧光灯)
光效提升至80m/W左右,寿命约8000小时,比传统白炽灯节能70%以上。
无极灯 :通过电子技术实现无极调光,光效接近自然光,但价格较高。
卤素灯 :光效与白炽灯接近,寿命较短(约1000小时),显色性较好。
氙气灯 :光效较高(约100m/W),寿命长(2万小时以上),常用于汽车大灯和景观照明。
随着技术发展,国产灯具还探索了如 微波离子灯 、 极亮灯 等新型光源,但市场普及度较低。
国产灯具灯源类型多样,传统光源如白炽灯、高压汞灯仍具成本优势,而LED灯凭借高效率、长寿命和环保特性成为主流。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场景需求(如亮度、显色性、成本)综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