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杨”字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句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虽未直接用“杨”字,但“杨柳岸”为经典意象)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二、宋代诗句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杨柳岸,晓风残月(同上)
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李商隐《无题》: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张敬中《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三、其他朝代诗句
杜甫《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吴均《咏雪》: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
晏几道《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来时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
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四、特殊说明
《凉州词二首·其一》中“杨柳”指代边塞荒凉,王之涣借指征人思归;
柳永的“杨柳岸”因《雨霖铃》成为离别意象的代表;
白居易的“绿杨阴里白沙堤”描绘西湖春色,成为杭州文化符号。
以上诗句涵盖杨柳、杨花、杨树等多种意象,既有写景抒情的,也有借景寄情的,展现了“杨”字在古典诗词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