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牙科病历需系统掌握规范流程和书写要点,结合权威资料和实操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病历结构
包含首页(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检、诊疗、处理及签名等模块,需按时间顺序记录。
主诉需明确病变部位、症状及发病时间(如“左上后牙遇冷热痛一周”)。
书写要求
使用蓝/黑色钢笔,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更正时用双线划改并注明日期。
语言规范,术语准确,附页需标注姓名和页码。
牙体牙髓检查
记录龋坏牙面、探诊叩诊结果、牙髓活力测试及X线片表现(根吸收、根尖周情况)。
复诊时需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
牙周与软组织检查
描述牙龈出血、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及咬合功能异常。
舌部检查需注意舌体形态、舌系带位置及味觉功能。
颞下颌关节检查
触诊髁状突活动度,记录弹响与张口度(轻度1-2cm,中度1cm内,重度<1cm)。
关节区压痛、咀嚼肌疼痛及运动协调性需重点描述。
诊断依据
需结合病史、检查结果及辅助检查(如病理片、影像学)综合判断,明确三次就诊仍无法确诊时建议会诊。
治疗计划与过程
详细记录手术操作、用药方案及患者反应,复诊时对比治疗效果。
附页可补充专业检查表格(如牙合曲线分析)。
模拟练习
通过案例分析或实操课程熟悉书写流程,重点练习主诉与现病史的构建。
使用规范模板
参考权威课件或电子模板,学习结构布局和术语使用,确保内容完整。
关注最新规范
及时学习口腔医学进展,更新诊疗技术描述(如数字化影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