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光束角调节原理主要基于光学折射和反射的物理特性,通过调整光源与反射器的相对位置实现光束方向的灵活控制。以下是具体解析:
光束角是指从光源发出的光线束在空间中形成的夹角,通常以度(°)为单位表示。例如,当光线束在垂直于光束中心线的平面上,光强减弱至中心线最大光强的50%时,该夹角即为光束角。
光束角越大
中心光强减弱得越快,形成 大光斑 ,环境光强增强,散射效果显着。
适用于需要均匀散射光线的场景,如走廊、展览等。
光束角越小
中心光强保持较强,形成 小光斑 ,环境光弱,散射效果差。
适用于需要突出重点照明(如舞台、阅读区)的场景。
通过机械结构调整光源方向,可改变光束角:
转轴调节 :设置可旋转的转轴,通过推拉杆带动连接板转动,实现光束角度的连续调节。
透镜设计 :采用非球面透镜等先进设计,通过优化曲面形状提升光束角控制精度。
离墙安装 :24°-36°光束角适合洗墙照明,形成清晰光束;30°光束角平衡亮度与覆盖范围。
非离墙安装 :建议选择15°-24°光束角,避免光束过宽导致照明不均。
光束角调节通过改变光源方向实现,需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合适角度。设计师和施工人员需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照明需求及灯具类型,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