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串成的灯具主要有以下两类:
文化象征类
如浙江义乌赤岸镇尚阳村的“传世珠灯”,直径2.2米、高3.6米,由120多万颗玻璃珠串成,重189公斤,中间串联3盏大灯,周围6串琉璃灯,寓意“大大六顺、四季平安”。此类灯具常作为传统节庆或重要场合的装饰品,兼具观赏性与文化内涵。
地域特色类
温州蒲州五显庙的珠灯,清康熙年间制作,六面体造型,高4米,灯围12米,纯手工制作,曾作为“珠灯王”保存300多年。这类灯饰多与地方文化相关,如浙江义乌的珠灯可能与当地传统习俗有关联。
宫灯类
以玻璃珠串成的宫灯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宫廷或富贵人家,如高3.6米的珠灯,八扇玻璃体寿字造型,搭配流苏和小幡,需两人合抬。这类灯在灯节等传统节日中点亮,象征光明与吉祥。
灯笼类
部分珠灯设计成灯笼形状,如用玻璃珠串成的凤头灯笼,凤嘴衔珠,下缀流苏,常作为室内陈设或节日装饰。
珠子串成的灯具既可以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可以是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节庆用品。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珠灯反映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