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指标是用于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量化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中负债的占比,用于评估长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2较为理想。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流动负债,剔除存货后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即时偿债能力。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体现股东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评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国际标准认为≥3较为安全。
应收账款周转率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反映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周转率越高效率越高。
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体现存货管理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衡量资产利用效率。
现金流量比率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
净利润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体现企业核心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收入,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衡量成本控制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杜邦公式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资本金利润率
净利润/实收资本,反映股东权益收益能力。
发展指标 :如营业收入增长率,预示企业成长潜力。
特殊指标 :如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强化对现金流的关注。
这些指标需结合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综合分析,才能全面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