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说明的撰写需要根据审计目标、范围和对象进行具体说明,以下是关键内容的结构化指南:
审计委托来源
说明审计委托方(如股东、监管部门等)及委托目的(如年度财务审计、专项项目审计等)。
审计目标
明确审计的核心目标,如验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合规性及财务指标合理性。
财务报表审计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的审计,重点关注会计政策一致性、重大会计估计合理性等。
专项审计内容
若涉及专项审计(如项目资金使用、高风险业务等),需单独说明审计范围,如项目经费合规性、投资效益分析等。
财务数据审核
通过明细账与总账核对、银行对账单调节、原始凭证测试等程序,确保数据准确性。
非财务领域审查
包括内部控制评估、重大合同审查、风险因素分析等,以支持财务审计结论。
合规性评价
说明企业是否遵守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及合同约定,如专款专用、税务合规等。
风险提示
指出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风险点(如现金流紧张、投资损失等)及潜在影响。
问题整改情况
列出审计发现的问题及企业整改措施,说明整改进度及预期效果。
后续建议
提出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如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现金流管理等。
附上重要审计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合同文件)、审计工作底稿等,便于审计报告使用。
注意事项
审计说明应客观公正,避免使用模糊表述;
需根据企业行业特性调整审计重点,如制造业需关注存货管理、贸易业需侧重应收账款;
法律法规变化可能影响审计结论,需及时更新审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