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夕阳”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壮志”与“夕阳”两个词组合而成,具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字面意义
“壮志”指远大的志向或理想,“夕阳”指傍晚的太阳。因此,“壮志夕阳”从字面看是傍晚时分仍怀揣壮志的意象。
比喻意义
该词常被用来比喻 壮志未酬的晚年 ,即年老时仍有未实现的目标或理想,但时光流逝、机会减少,理想难以实现。例如:
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常被引申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
刘琨《重赠卢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以夕阳西下比喻功业未竟。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该词在诗词中常与时光流逝、理想难酬的主题结合,如:
杜甫《上白帝城》:“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表达晚年壮志难酬的悲怆。
冰心《寄小读者》:通过描写黄昏看日落,抒发现代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引申含义
除比喻晚年外,也可引申为对事物衰落阶段的象征,但这一用法较少见。
近义词 :壮志未酬、老当益壮、壮心不已。
反义词 :壮志已酬、老无所为、壮心消磨。
正面激励 :虽至暮年,壮志夕阳仍可点燃人生新篇章。
消极感慨 :壮志夕阳徒留遗憾,唯有追忆往昔。
综上,“壮志夕阳”是一个富含哲理的意象,既包含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蕴含对理想永恒性的坚守,常被用于文学创作和人生感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