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险韵有哪些

险韵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04 11:08:23

险韵是诗词创作中一种以生僻、艰涩字词押韵的修辞手法,其特点在于通过非常用字形成韵脚,既能体现诗人的文学造诣,又能避免凑韵的生硬感。以下是险韵的详细解析及示例:

一、险韵的定义与特点

基本定义

险韵指使用生僻、艰涩的字词作为韵脚,通过音韵的独特组合产生惊警、险峻的音韵效果,同时需通过文字选择化解生僻感。

核心作用

通过险韵的运用,诗人可突破常规韵律的束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甚至以奇险之韵提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险韵的常见分类

平水韵中的险韵

平水韵下平声、去声、入声属险韵范畴,因这些韵部包含较少常用字,如“江”“佳”“咸”(平声),“虎”“马”“驴”(去声),“月”“雪”“夜”(入声)。

其他分类标准

音韵险峻程度 :部分生僻字如“尖叉”(苏轼用字)属于极险韵,而“燕剪”“鹰盘”等稍易接受的生僻字属险韵。

创作目的 :因题而设的险韵(如为特定意象专门选择生僻字押韵)也属于险韵范畴。

三、险韵的典型诗句示例

唐代诗句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灰”“干”属平水韵下平声险韵)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嬉”“随”属平水韵下平声险韵)

宋代诗句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峰”“同”属平水韵下平声险韵)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间”“山”属平水韵下平声险韵)

现代仿作示例

翰林诗社《七律·秋夜》:“寒露沾衣夜未眠,孤灯挑尽短松烟。云深不知归路远,月落方觉梦魂牵。”(“烟”“牵”属平水韵下平声险韵)

四、险韵与僻韵的关系

险韵与僻韵常被混用,但两者存在差异:

险韵 强调音韵的独特组合与惊险感;

僻韵 更侧重字词的生僻程度(如“尖叉”属僻韵,但非险韵)。 五、历史演变与争议

险韵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诗人如韩愈、苏轼等常以此法创新。清代赵翼评价:“昌黎好用险韵,以尽其锻炼;东坡则不择韵,而但抒其意之所欲言。”(《瓯北诗话》)

总结 :险韵是诗词中兼具挑战性与艺术价值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僻字的音韵组合实现语言的突破与升华。学习险韵需结合音韵学与文学鉴赏能力,方能体会其独特魅力。

温馨提示:
本文【险韵有哪些】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