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 张舜民(北宋)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以质朴语言描绘秋日田园宁静,牛背、寒鸦等意象更显萧瑟感。
《浣溪沙·江村道中》 - 范成大(南宋)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 通过稻香、山果、浓雾等意象,展现丰收前后的田野生态。
《四时田园杂兴》 - 范成大(南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以色彩对比(金黄、雪白)和动态描写(麦苗摇曳、蚕眠桑叶)刻画田园丰收图。
《题苏公林亭》 - 钱起(唐代)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通过“万叶”“落照”渲染秋意,但未直接描写田野。
《九歌·湘夫人》 - 屈原(战国)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以悲怆笔触表现秋日萧瑟,但侧重自然景观而非田野。
《新晴野》 - 郭沫若(现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村树连溪农月无闲人。 现代仿古诗,但包含田野元素。
以上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日田野的韵味,既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丰收时节的喜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