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上带雨”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经典
孟浩然《春晓》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春雨引发对落花的追思,意境悠远。
王维《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通过色彩对比,展现雨中花木的生机与活力。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虽未直接描写花上雨滴,但“细雨洒亭台,芙蓉暗自开”等句可引申为雨中花开的意象。
二、宋代名作
杨基《青青杨柳深深竹》
“雨里绛桃开一簇,羞将瘦蹇逐金鞍。”
明代诗人以雨中桃花与游子形象结合,意境独特。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通过拟人化手法,表现春雨中桃柳的灵动。
三、其他相关诗句
晏殊《无题·梨花院落溶溶月》 :虽以梨花为主,但“雨后花落知多少”的意境与孟浩然诗句呼应。
刘长卿《别严士元》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以细腻笔触描绘雨中花落场景,情感沉郁。
四、补充说明
部分诗句虽未直接描写“花上带雨”,但通过雨与花的互动(如雨后花落、雨中花开)营造出相关意境,如:
李商隐《春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以巴山夜雨烘托思念,隐含对花期易逝的感慨。
郑谷《风雨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虽写梅花,但“雨中花枝”的坚韧意象与雨的关联可类比。
建议优先参考李白、杜甫等大家作品中的原句,其艺术成就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