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作为低风险投资工具,主要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
利率风险
国债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关系。若市场利率上升,已发行国债价格下跌,可能导致投资者提前兑付损失。例如,2022年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国国债价格大幅下跌。
通胀风险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债票面利率时,国债实际收益率为负,导致购买力下降。例如,若国债年利率为2%,而通胀率为3%,则实际收益为-1%。
信用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政府可能因财政困难违约。虽然这种情况概率极低,但历史上曾发生政府债务危机(如希腊债务危机)。
提前赎回风险
部分国债允许政府提前兑付,此时投资者将损失后续利息收益。例如,美国国债常设“T+3”赎回条款,持有期不足3个月可能被强制兑付。
流动性风险
国债市场存在交易延迟,尤其是短期国债(如半年以内),可能无法及时变现,导致资金损失。
汇率风险
若持有外币计价国债,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价值。例如人民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国债对人民币价值缩水。
再投资风险
国债到期后,投资者若再投资于其他低收益产品,可能面临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发行风险
国债发行量过大可能引发“挤出效应”(减少私人投资)或融资失败,导致利率上升和信用恶化。
国债安全性较高,但需关注利率、通胀等宏观经济因素。投资者应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类型(如长期国债抵消利率风险,短期国债规避流动性风险),并合理配置资产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