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普明中学的课程设置以基础教育为核心,同时注重特色课程与实践活动的拓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国家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遵循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
学科拓展课程
文化类 :书法、古筝、吉他、中国舞、健美操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体育类 :柔道、跆拳道、篮球、足球等课程,强化学生体质与团队协作能力。
科技类 :趣味数学、科学实验等课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金苹果行动”课堂激励机制
通过积分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主动发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834”德育工作机制
结合“八大路径”“三进三出”和“四项体验”,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涵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领域。
学史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学五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党史、新中国史等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
多元发展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提供文学、艺术、体育等多元课程选择,满足不同兴趣需求。
校本课程体系 :构建“151”课程体系,包含50余门校本课程,涵盖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领域。
联合办学 :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拓展学生视野,提供高校先修课程或实习机会。
采用“431”教学模式,通过“导、探、固、建”四大环节和“25.10.10”时间节点设计,优化课堂节奏,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普明中学以基础课程为根基,结合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形成多元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