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达对父母之爱的诗句,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深情。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作品及解析:
一、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母爱的细腻与无私为核心,通过缝衣细节展现母子深情,成为歌颂母爱的千古名篇。
二、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以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母亲的思念,情感真挚且意境深远。
三、蒋士铨《岁末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通过寒衣、家信等生活细节,刻画游子对母亲辛劳的愧疚与感激。
四、黄景仁《别老母》
“抚掌自叹衰鬓短,出门搔首白头新。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以极端悲怆的笔触,表达因仕途挫折而不得不离开母亲的无奈与悔恨。
五、孟郊《墨萱图》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门望,秋风泪满纱。”
以萱草为象征,展现母亲对游子的无尽牵挂与思念。
六、李商隐《送母回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在送母途中的感伤,将母爱的伟大与自身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七、苏轼《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以反语形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情感独特且发人深省。
八、王羲之《兰亭集序》(节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虽未直接歌颂母爱,但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中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伟大,既有具象的生活描写,也有抽象的情感抒发。建议结合自身经历诵读,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温情。